今天,一篇微信推文轉遍了教職工群。

是的,在疫情期間,我們默默地在經歷著這一切,也許有的孩子不能回家,有的老師無法和家人團聚,但我們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,就是為了能夠保證更多家庭更長久、更健康地團圓。
以下是原文。
3月的長沙校園,經歷著疫情的考驗。停課、封校、隔離、核酸、消殺,每個詞背后,都是數千師生的調度、安排。突發狀況之下,長沙學校凝聚力量迅速行動,長沙師生密切配合傳遞著必勝信心。我們是堤壩、是城墻,我們是梯子、光亮。我們還有四小時
3月30日13時,長沙市十一中、十五中、二十一中、地質中學收到來自長沙市教育局的通知:在當天放學前,學校只留高三年級學生在校全封閉上課,其他年級學生有序放學回家。
這時候,距離下午放學時間不到4個小時。這四所學校中,高三年級有寄宿生、走讀生;其他年級的寄宿學生中,有外地學生、父母在抗疫一線個人居家的學生等特殊情況。學校要完成的任務包括:高三非寄宿學生的食宿、生活安排,其他年級寄宿生行李轉運安排、其他年級錯峰放學安排,線上教學安排,還有學生的情緒安撫,家長的聯絡協調等。在市教育局緊急調度下,四校按照應急預案,開始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。



下午6時左右,四校完成學生撤離;接著,冒雨為走讀高三學生轉運行李,保障入住;晚間,穩定學生情緒,做好思想工作,老師們開始為明天的線上教學做準備...深夜,這一場賽跑終于到達終點。有事第一時間告訴我 “昨晚睡覺了嗎?”已經成為雅禮中學、中雅培粹黨員教師相互問候的第一句話。為了做好學生的生活學習服務,處在疫情中心的雅禮中學、中雅培粹學校增派了干部和教師志愿者,以隔離酒店為單位,由黨員教師領隊組建多個工作團隊。

雅禮中學通過網絡為學生提供服務。

中雅培粹學校教師為隔離學生發放物資。黨員老師們通過網絡、電話等方式與學生建立聯系,隔離學生有需求第一時間反映、第一時間協調相關部門幫助解決,發揮家庭、學校、學生和疫情防控部門之間的橋梁作用,保障學生在隔離點能睡得好、吃得飽。24小時我們都在在另一些抗疫“戰場”,黨員志愿者也在無聲地奮斗。入校測溫、精準摸排、每日消殺、間隔就餐……為了保障師生的安全,這些都成為了長沙各中小學在日常疫情防控的日常。每一道關口,都有黨員老師們的身影。




3月28日,市教育局公布3條心理服務熱線后,18名黨員志愿者24小時輪班守在電話旁,為家長、師生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。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主任梁珊介紹,從28日下午到31日上午8點,共接到174例心理咨詢電話。
35個孩子交給我們


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小學為一線防疫人員子女提供志愿服務。據悉,市教育局已經在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發動,組建疫情防控應急志愿隊伍,將視情況隨時增派力量,參與做好疫情防控和學生生活服務保障工作。10分鐘完成集結
報名!報名!我,我,我……還有我!
3月29日,長沙市教育局機關干部群里,一則“市教育局機關成立疫情防控應急分隊,請報名!”的簡短通知發出后,10分鐘時間53名機關干部報名。


為點亮“長沙紅”、守護“健康綠”,長沙市教育局在每個干部聯點包干一所學校的基礎上,從局機關已經先后選派26名黨員,充實一線疫情防控力量。
來自市教育局督導處的周波,是最早到達一線的教育局工作人員之一。他每天的任務是掌握和推進每日隔離師生的核酸檢測采樣進度,協調解決隔離師生、家長需求,協助學校做好流調和師生思想工作。連續多日工作到凌晨一兩點,已成他和其他志愿者們的常態。 “市委市政府領導靠前指揮,全社會齊心協力,都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,我責無旁貸!”周波這段樸實的表白,代表了教育系統教職工共同的心聲。
以上來源:長沙教育
他們是堤壩
是城墻
是梯子
是光亮
更是抗疫的希望和信心
請相信
春天一定會到來
我們終將在他們的肩膀上
看到光